人民网西宁1月31日电(张晨)1月30日,青海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发布会举行。青海省教育厅巡视员、副厅长陈启福介绍,2018年青海省教育厅紧紧围绕“三个普及、两个提高、一个巩固”的目标任务(基本普及学前教育、高中阶段教育、特殊教育,提高职业教育、高等教育服务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,巩固提升义务教育),集中火力、攻坚克难,各项教育目标全面完成并好于预期。
【关键词一】在解决突出问题上取得新进展
围绕义务教育“城镇挤、乡村弱”问题,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。今年新增10个县(区、行委)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评估验收,全省94%的县实现域内均衡,工作进度走在西部前列。
围绕中小学生失学辍学的问题,按照“进得来、留得住、学得好”的目标要求,在全省开展了“控辍保学”攻坚战。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.85%,比2017年提高2.64个百分点。
围绕残疾儿童就学问题,争取资金投入,改善特殊学校办学条件。加快建设果洛州、海西州、海北州、海南州特殊教育学校,扩建黄南州特殊教育学校,基本实现“一州一特校”目标。
围绕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问题,首次在一本、二本批次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方式改革并取得圆满成功,高分滑档的情况明显改善,考生志愿满足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,“阳光招生”得到全社会广泛认可。
【关键词二】在补齐发展短板上迈出新步伐
全面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。印发《青海省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实施意见(2017—2020年)》,深入推进2018年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工作,省级财政投入1.23亿元,购买1.56万个保教岗位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9.4%,比2017年提高3.83个百分点,提前实现“十三五”规划目标。
全面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。出台《青海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实施方案(2017—2020年)》。2018年争取中央补助资金8960万元,改善18所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,不断扩充教育资源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.99%,比2017年提高4个百分点,接近全国平均水平。
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。青海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印发了《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》。通过“强、提、调、全、入、纳、培、引、扩、援”10项创新机制和举措,吹响了新时代青海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号角。
全面深化教育对口援青工作。争取教育部在青海省召开教育援青工作会议,青海省教育厅与六州政府、六省市教育厅(教委)签订三方协议,2018年六省市选派105名教师、研究生赴青海省六州开展“团队式”支教帮扶,比2017年增长25%。积极推进异地办班工作,2018年共选送六州1800余名学生到省外接受高中阶段教育。
【关键词三】在争先创优上展现新成效
打造思政教育响亮品牌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以热爱领袖、热爱党、热爱祖国、热爱青海、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为重点内容的“四爱三有”教育,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师生头脑,打造了在全国叫得响、在青海反响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品牌。
提升了高等教育综合实力。高校优势特色学科做大做强,支持建设青海大学“三江源生态”世界一流学科,推进建设4个国内一流学科和5个省内一流学科,青海省三所本科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实现全覆盖。2018年,全省高等教育在校生达8.5万人,比2017年增加0.33万人。本科院校毕业生11129人,就业率达90.78%。
构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。支持8所高职院校和23所中职学校的基础设施、优势特色专业建设,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。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达7.69万人,比2017年增加0.33万人。中职招生五年来首次突破3万人大关,扭转了招生连年下滑的被动局面。
【关键词四】在开拓发展上取得新成果
从校园安全看,“稳”的态势在持续。青海省教育厅组织了一批重大活动,全面消除各级各类学校D级危房,开展食品安全、校车安全、实验室安全、暴力欺凌专项治理,实施“春暖校园关爱行动”,持续保持了教育系统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。
从发展形势看,“进”的力度在加大。实施了一批重大工程,累计落实教育项目建设资金37.69亿元,完成了一批重大项目,项目建设加速推进,办学条件持续得到改善。
从发展趋势看,“新”的动能在集聚。开创性设立“生态”“扶贫”“藏区”三个专项招生计划。青海民族大学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。职业院校与华为、比亚迪等公司签订人才培养战略协议,与西宁、海东等工业园区签订合作办学协议,与1300多家企业签订实习或就业协议。
从发展质量看,“好”的因素在累积。青海省政府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署“省校战略合作”框架协议,与教育部签订“部省合建”青海大学框架协议,省属本科高校踏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。从西宁、海东地区选派502名教师,对口支教青南3州60所中小学,青南支教的规模、层次、力度取得历史性突破。